孟庆枢,(1943-),吉林省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资深教授、日本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全国中日比较文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俄比较文学教育研究会理事。现任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特聘教授。
曾赴日本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赴莫斯科大学研修中俄比较文学,多次赴日本、俄罗斯、欧洲、越南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从1978年开始研究讲授科幻文学,并进行翻译工作,于1982年在国内首次翻译日本科幻大师星新一的作品集《保您满意》,组织并参与翻译《别里亚耶夫科幻小说选》,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列宁和科学幻想》等。
近年来,孟庆枢组织主持科幻研究与相关活动尤为频繁。
一、主持或参加科幻会议
2018年4月,于东京参加“日本SF作家クラブ第三十八届大奖颁奖会”并作嘉宾发言。在发言中提出大力推进中日科幻文学文化交流,希望双方相互深入了解,多渠道多方式交流,共同探讨合作项目,打造科幻文化市场,建立常态的持续的交流平台。
发言受到日方积极关注,得到日本科幻家俱乐部协会会长藤井太洋等众多作家和学者的热烈响应,为夯实中日科幻交往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9月,孟庆枢主持“互联网+时代中日科幻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了中日科幻双向交流新局面的形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及省内主流媒体报道了本次论坛的盛况,多家文化企业热情关注,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本次论坛为科幻事业的发展摸索了一条新路:
第一,论坛将学术研究的前沿、深层探讨与向更多的受众普及科幻结合起来。这既能使科幻界的专业人士更上一层楼,又能培养科幻事业向纵深发展。主办方把科普作协举办的“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之星”(长春站)活动与本次论坛互动起来是极富创新的举措。
第二,日方的藤井太洋、津原泰水、立原透耶、泊功、茅野裕城子等作家和学者参会并精心撰写论文;中方的王晋康、吴岩、姚海军、尹传红、于长敏、金海峰、钟晓、刘研、王玉英、祝力新等学者和作家的发言都有独特的视点。
中日双方不约而同地以“科幻”为依托,切入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围绕“互联网+科幻文化”的主题,思考“互联网+”时代文化发展新特征,彰显科幻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价值。
第三,论坛提倡大力发展“大科幻文学”与“泛科幻文化”,将“纯文学”与动漫、影视、游戏等其他文艺形式结合起来。
第四,孟庆枢与日本科幻家俱乐部协会会长藤井太洋发表《长春宣言》,倡议科幻文学应该从探讨信息时代科幻中体现的“文学”新变化入手,坚持科幻从民族文化传统、神话、民俗中汲取营养,全面把握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让他们成为未来世界的优秀人才。
2019年7月,由日本作家、学者和翻译家组织的“王晋康作品座谈会”在东京都举行。
本次座谈会探讨了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日译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思想意义,这是由日方首次主办对中国科幻作家作品的研讨座谈活动,在日本文学界得到了良好反馈,引发极大的关注,并对中国科幻文学走进日本学术圈和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科幻在日本的影响持续升温。
我对这次会议的举办给予人员、资料等多方面的支持,并将会议纪要刊发到《中日科幻文学比较研究》上。同时出版了《亚洲文化-王晋康科幻专辑》(已出版)
2019年10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召开“新时代中日科幻文学及动漫的交流与译介专题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了王晋康先生、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大塚英志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新疆大学、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长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近40位学者,围绕“中日科幻文学的主题维度与符号研究”、“科幻小说改编动漫的形式与功能”、“中日科幻经典的生成与未来”、“中日科幻译介中的核心要素”、“科幻和动漫在网络与人工智能平台上的创新路径”、“科幻与动漫在网络文化安全中的意义和价值”六个方面的议题开展探讨。论坛由孟庆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秦刚教授主持。
论坛提出,从目前取得成绩还是广度深度看,作为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科幻交流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必须合力开创未来,进一步将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密切结合,让科幻小说与动漫、影视、网络文学融会贯通,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反映更广阔、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并把科幻创作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寻求互惠共赢,推动中日文化交流迈向新境界。
本次论坛务实求新,通过中日学者面对面的对话,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发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尤其是中国科幻作家家王晋康和日本学者大塚英志的直接对话,成为中日科幻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真正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融通。纪要由科普作家网、世界文学杂志发表。
2019年11月,参加“2019中国科幻大会”。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认为:当今中国科幻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独特的中国科幻道路雏形已然显现。中国科幻所体现的是以科学为核,人文为本,以创新为动力,讲述中国故事,敢于逐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同时,必须警惕和解决中国科幻发展的现实弊端:创作实践和评论、理论研究没有密切结合,对相关的理论探讨以及科幻作品的时评还有很大不足;反映人生的领域还不够广大;对科幻创作、研究和产业化要积极支持与引导力度还应该加强,首要的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如何服务中国文学文化、服务中国人民。
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9年,申报课题课题“日本当代科幻文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批准号:19BWW027)。本课题以科学架构为出发点,研究日本当代科幻文学作品的内涵特征和构建方式,试图从人类与类人的关系、平行世界与时空穿越、太空歌剧展现未来世界的危机与斗争、未来灾难反思现行社会发展方式、反乌托邦意识表现反体制倾向、超现实符号表现人的精神困境、科幻在日本文化产业中的演变等方面,多元动态地分析日本科幻文本与科学技术、社会现实和历史经验的动态关系和反映机制。
在初步构建日本当代科幻文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阐释日本当代科幻对时代发展和人内心诉求的书写方式,汲取日本科幻发展经验,反思其不足与弊端,为我国科幻的健康、蓬勃发展提供指导。
三、发表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以不同形式在多种媒体上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准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让“文学”与漫画、动漫亲近起来》.《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2017年7月。(先发表于人民时报海外网,20170517)
《管窥“互联网+”时代的日本科幻》.《科普创作》,2018年12月第4期。
《共同书写中日科幻交流新篇章》.《科普时报》,2018年9月7日,第1版。
《逐梦的中国科幻》.《人民政协报》,2018年12月17日第10版。并载于中国作家网:《给新时代中国比较文学助力》.《人民政协报》,2019年8月26日第10版。
《破解“困惑” 开创科幻新天地——学习洛特曼人类文化符号学著作札记》.
翻译日本学者矶谷孝的《洛特曼〈文学理论与结构主义〉后记——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符号论的深入与发展、意味与意义的辩证法及其形式化》. 《中日科幻文学研究》,2019年10月。
《助力中国科幻腾飞,需要解决四大问题》科普时报,2019年11月1日。
四、出版年刊、推动译介交流及其他社会活动
创办年刊,打造研究平台。
从2012年创办《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年刊开始,孟庆枢密切关注和大力推动科幻文学、动漫、影视的研究工作,通过开设专栏、约稿国内外学者,尤其是连续两年约请日本科幻文学研究家和漫画家大塚英志教授为年刊供稿,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
在此基础上,2019年出版《中日科幻文学研究》专辑,发表系列论文专题研究王晋康科幻小说,刊载了包括长春大学学者丁卓的《科技悖谬与悖谬超越——王晋康哲理科幻研究》在内的多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可以说,年刊凝聚了一大批中日文学研究与科幻理论的有为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中国科幻文学打造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大力推动中日科幻文学的译介交流。
(1)组织翻译出版。
主持国内学者翻译日本短篇科幻小说选集《时光囚徒》,并作序,该选集由台海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藤井太洋、林让治、福田和代、高野史绪、高井信、立原透耶、崛晃等当代日本知名科幻小说家的作品。《时光囚徒》是中日科幻文学交流的重要成果。
(2)推动译介交流。
组织中外学者在《中日科幻文学研究》推动日本顶尖文学杂志《三田文学》春季号特别推出科幻文学特辑,刊登王晋康科幻小说《天火》,这成为日本文学界把中国当代科幻看作世界优秀科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的标志,同时积极推动大塚英志改编中国科幻到日本漫画。
(3)建立研究中心。
大力组织和策划科幻文学文化活动,热心指导和协调各方学者和友人,凝心聚力,为中国科幻发展鼓舞干劲,多结硕果。2017年8月6日,由吉林广播电视台钟晓工作室制作人、“吉林省全民阅读推广大使”钟晓牵头组建“东北亚科幻动漫交流研究中心”。
交流研究中心将以多年来东北亚文化交流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依托,集结国内行业人才,致力打造成一个以吉林省为中心,集产、学、研三位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创意研究平台,从而开创东北科幻动漫产业的新篇章。
(4)培育后备力量。
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理论,将科幻研究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勤勉拼搏,念兹在兹,整理和翻译巽孝之和洛特曼的科幻理论和符号学专著,重新阐释什克洛夫斯基、巴赫金、河上肇、康德的相关著述,为科幻文学理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又内涵丰厚的思想源泉,利用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自己家中的相关设施和条件,组织省内各高校学者召开了十余次研讨会、座谈会、茶话会,交流研讨,激发活力,开拓新路,培养后备。积极联络国内外科幻作家,将科幻研究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指导刘研、丁卓、刘健、祝力新等后辈学者撰写多篇论文。引荐丁卓参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物质、生态、科技:后人文主义与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并指导其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著一部、成功立项省社科、校社科研究课题各一项、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可以说,依靠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信念,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为科幻文学研究培育骨干学者、储备新生力量。
(5)资料库和团队。
在研究团队建设方面,指导丁卓建立科幻文学资料库,已经购置纸质科幻、动漫、奇幻图书近3000本,搜集整理电子书及文献8000余篇(本),研究基础稳固扎实;参与研究的学者都是北方各高校勤奋有为的中青年学者,对相关领域知识体系熟稔在心,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责任感,相关高校领导大力支持,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高校的文献资源与设备设施可以免费使用。目前研究团队士气高昂,正开展多方面的科幻文学理论研究工作。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京ICP备2021017565号-1
版权所有 © 2013 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政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