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中的雨果是谁?
    更新时间:2016-09-12     浏览次数:0

(转自尹传红 锐传播)

 

雨果•根斯巴克

 

中国作家先后有两部科幻作品——《三体》(刘慈欣著)、《北京折叠》(郝景芳著),获得了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是最近两年里颇为引人注目的事情。这一奖项的“雨果”,时常让人联想到《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其实不然。它与一个传奇人物有关,并且跟“科幻小说”名称的来源,以及此一文学新品种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

 

从发明家到出版家
 

火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运河,而且存在着拥有较高智能的火星生物!
 

1893年的一天,卢森堡的一个9岁男孩偶然读到这样一些“新发现”,激动不已。随即他便陷入一种迷思状态之中,不时自言自语地念叨他所能想象到的火星上的奇观。家人感到莫名其妙,因此而为他揪心了好几天。
 

几年过后,这个喜欢鼓捣小机械装置、名叫雨果·根斯巴克的年轻人又迈进了无线电的世界,在德国的一所工业技术学院里主修电机与通讯课程。1903年,年方19岁的他怀揣200美元和一份改良电池设计图,去往美国。
 

起初根斯巴克的事业并不顺利,给人打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而已。折腾一番,经历几次失败后,他创办了一家公司,专事生产他自己研制的家用无线电收音机。有了一些销路后,他又做起了家电产品和科学仪器的进口生意,同时想出了邮购的办法,以降低销售成本。为此他精心编排商品目录、撰写产品介绍,不期而然又闯入了一个新天地。
 

1909年,根斯巴克创办了《现代电器》杂志,向读者介绍各种电器产品与相关知识,以及他在科技方面的一些构想——他本人发明了来复式再生电路和其他一些无线电器件,一生中仅获得的发明专利就有80多项。1911年春,为弥补杂志稿件不足,根斯巴克匆匆忙忙亲自上阵,创作了一篇推想未来事物的小说,从当年4月起在杂志上连载。
 

这篇小说有个怪怪的名字:《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中译本1992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还有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副题:公元2660年的浪漫曲。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全景式地描绘了未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27世纪的各种奇异机器,以及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大胆地预言了雷达、不锈钢、人造丝、苹果梨、自动售货机、自动包扎机、微型胶卷、传真照片、电视直播、电视报纸、睡眠学习法、海底隧道、快速交通、射线(电)望远镜、太阳能发电、宇宙航行等在当时尚属新奇,而今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种种事物或情景,各种技术细节亦十分逼真。其中,television(电视)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这部作品里。小说是这样开篇的——实验室里的振动渐渐地消失了,大个子从玻璃椅上站起来,察看桌上的复杂仪器。仪器已经完备无缺了。他瞥了一眼日历,已经是2660年9月1日。明天对他来说既重要,又忙碌:他将迎来3年实验的最后阶段。他打了个呵欠,将身体挺直,显出一副魁伟的体魄,比当时的普通人高得多,很像个头高大的火星人。
 

不过,与他那博大精深的大脑相比,他的体质优势就无足轻重了。他叫拉尔夫124C·41+,是出类拔萃的科学家,整个地球上只允许10个人在名字后使用加号,他也位列其中。

 

这篇连载了12期的小说,由于是在应急状态下分期写就,没有完备的总体构思,因而显得结构松散、叙述混乱;又由于作者太重科技内涵和知识灌输,也使得小说人物形象单薄、故事情节苍白,只见“物”不见“人”,导致“审美失败”。然而,尽管存在这样一些艺术性缺陷,根斯巴克的这部作品仍被看作是继儒勒·凡尔纳之后最富预见性的科幻小说。特别是,它实际上以一种基础文本的形式,界定了后来引领科幻小说发展的一些观念或准则。即作者在现实科学的基础上以某种方式作出推断,描绘出将来各种技术呈现与发明的可能形态,以及科技发展对未来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1913年,根斯巴克将《现代电器》杂志更名为《电器实验者》,7年后再度改称《科学与发明》,而且更加注重刊发他所力推的那种展望技术发展前景、带有科学幻想性质的小说。渐渐地,在他的杂志的读者当中,有了不少此类作品的拥踅,他也看到了其市场潜力。1923年,他干脆将8月号的《科学与发明》弄成了那种小说的专刊,受到读者赞赏。由此在他心中,一个更大的蓝图开始勾勒。


 

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胸襟与抱负

 

1926年4月,由根斯巴克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本纯科幻小说杂志问世,起名为《惊奇故事》。他在发刊词中不无自豪地写道:“这本杂志的诞生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其中许多东西乃是在我们国内前所未见的。它不但在小说与文学上是一种创新,就连那种锐意改革、求新求变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赞誉的。……一个企业经营者应该拥有如此的胸襟与抱负。”
根斯巴克的“抱负”是什么呢?

 

他称新杂志刊发的“这些惊奇故事不仅是极度有意思的阅读享受,而且当也具有教育意义”,它们“是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作品中的那类故事,是一种掺入了科学事实和预测远景的迷人的罗曼史。”而杂志的封面是与当期主题内容相关的一幅极富幻想色彩的彩画,杂志名称的字体由大而小,像是向着久远的未来延伸,而且还特别印上了根斯巴克推崇的三位作家的名字(最初他常常刊发这三位作家的旧作充“门面”,也为弥补稿件的不足)。他确信:“它们为读者提供别处获得不到的知识,而且是使读者以一种相当惬意的方式受益”,因为作家们“有将知识甚至灵感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读者的窍门,丝毫不让读者有被教导的感觉。”
 

对科学传播怀有传教士般热诚的根斯巴克,将科幻小说视为一个学习的工具,一种教育的力量,把他创办的科幻杂志当作了传播科学技术的渠道,即一种用糖衣包裹着的知识药丸,其公式是“75%的文学+25%的科学”。登在杂志上的还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今日夸大的幻想,明日冷酷的事实”。而根斯巴克所定义的科幻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更体现了他对科幻功能的理解:“浪漫传奇”——一种叙事架构,后被升格描述为“惊悚冒险”;“科学事实”——融入故事中的对现有科学原理的大段说明;“预言式愿景”——对可能的新科学发现或发明进行的细节性描述。
 

根斯巴克称其选发的作品是“scientifiction”(科学化的小说,或关于科学的小说),还将其用作杂志的副(标)题。其实,起初他曾考虑将“scientific”(科学的)与“fiction”(小说)捏合,直接给杂志取名为“Scientific Fiction”(科学性的小说)。可此名因要重复发出“fic”这个音节而很难快速发音,遂将其中一个音节去掉而组合成scientifiction 一词。他用“stf”作为其缩写。
 

上溯往前,此类作品“名目”繁多。英国诗人珀西·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后来被视为现代意义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但在当时却被当作与黑暗、恐怖、神秘联系在一起的“哥特小说”(Gothic novel。爱伦·坡的多数作品亦归属此类)。它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科技手段“创造”了人,却又被其所毁灭的悲情故事。如今,《弗兰肯斯坦》被看作是科学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在文学上的第一次反响、一则关于创造和追求的忧心忡忡的寓言。作品中的怪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正在发展和渗透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而“Frankenstein”一词,在英语中已被赋予了一种特定的涵义:自食其果或作法自毙的人。由这个故事所创造的一些原型母题,如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科技对伦理的挑战等,也被后来的科幻小说一再采用。
 

到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时代,他(作为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科幻小说作家)创作的包括《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从地球到月球》在内的一系列作品,被称作“科学的奇幻小说”(scientificfantasies)或者“科学奇幻小说”(science fantasy)。后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叫法,诸如:“科学罗曼史”(scientific romance)、“伪科学故事”(pseudoscience stories)、“超级科学故事”(superscience
stories)。再后来,又有人称之为“科学寓言”(science fable)、“推测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

 

回到根斯巴克。《惊奇故事》一出笼就很“火”,颇有经营头脑的根斯巴克趁热打铁,又推出了《惊奇故事年刊》、《惊奇故事季刊》,借此延长杂志在书报摊上的销售期,也提升其显示度。可是,没过几年根斯巴克便遭人构陷(起因是根斯巴克写文章揭露此人利用其宣扬的伪“养生之道”圈钱而得罪了他),卷入一起债务纠纷,被迫宣布破产。《惊奇故事》转手他人。
 

然而,根斯巴克不忘初心,依然钟情于斯。1929年6月,他东山再起,又创办了一本名为《科学奇迹故事》(ScienceWonder Stories)的新杂志。在创刊号中,根斯巴克用了一个新的术语——“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简称“s.f”或“sf”。一种发展了近百年但却没有一个统一名号的文学品种,由此得以“正名”,顶门立户,走向自觉化、职业化。*
 


“科幻杂志之父”黯然离场

 

根斯巴克先后办过7种科幻杂志,有一阵甚至是针对不同胃口的读者同时“出手”。他特别重视跟读者建立联系:借助杂志上的通信专栏,他得以了解读者的需求、确立选题的方向,还“笼络”了一大批科幻迷——他们正是后来规模庞大的科幻社群的基础人群。
 

有一个时期,为了展现科幻小说的教育价值,根斯巴克别出心裁地在每期杂志上设计一道科学谜题,并附有答案所在页(小说内容)的提示。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回忆说,“那些科学谜题简直让我发疯。我劝说父亲科幻小说可以教育我的那一年,刚满9岁,那时的我确实有许多科学知识尚待掌握,因此科学谜题中的问题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最近的星是哪颗星?我会喃喃自问。”
 

阿西莫夫另外还谈到,“科学”这个词出现在根斯巴克创办的《科学奇迹故事》和《空中奇迹故事》这两份杂志中,是上天给他的礼物。“我诓骗天真的父亲,使他相信这份名为《科学奇迹故事》的杂志专门介绍科学知识。因此,这份科幻小说杂志是最早允许我阅读的低俗杂志。或许部分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作的时候,选择了科幻小说创作。”
 

西方科幻史家通常都把1926年至1937年称为科幻小说取得惊人成就的时期,而把1938年至1949年划为科幻小说大量出现的“黄金时代”。推动科幻小说的繁荣发展,科幻杂志功不可没,而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幻杂志的根斯巴克居功至伟,此举堪称科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将根斯巴克视为“科幻小说之父”和“科幻杂志之父”。
 

根斯巴克对于科幻小说发展的重要性,在另外一些层面上也受到了一些科幻史家的高度评价:他定义了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描述了科幻小说的几种不同目的及不同的受众,论证了科幻小说独特的重要性,对于确立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形式的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他还借助他所创办的科幻杂志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和忠实的科幻迷,为科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也有科幻研究者对根斯巴克评价不高,认为作为编辑的根斯巴克缺乏文学品味,他对科学和教育功能的过分强调,“是把无趣的拘泥主义注入到小说中去”,使科幻小说演变成了幼稚的空间剧,给科幻小说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末,根斯巴克渐渐脱离出版界,在科幻小说领域的影响日渐式微。
 

然而,科幻界没有忘记他。1953年,美国费城一个名叫海尔·林奇的科幻爱好者,在观看一场学术颁奖的电视转播时,突然萌发了一个念想:在每年都举行的世界科幻年会上,有那么多科幻作家、学者和科幻迷在场,这难道不是一个举办颁奖宴会的绝好时机吗?
 

这一年于费城举行的是第11届世界科幻年会,林奇的设想在会上变成了现实:世界科幻协会将最初的“科幻小说成就奖”,颁给了科幻领域中表现卓著的人们,奖品是带有木头座的不锈钢质地的火箭飞船。为了向在27年前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幻杂志的雨果·根斯巴克表示敬意,这一奖项被命名为“雨果奖”。1965年,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又设立了“星云奖”(评选范围仅限于美国原创作品或在美国译介出版的外国作品)。如今,此双奖已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1967年8月19日,人生后半场事业并不顺畅的根斯巴克在孤寂中告别人世,享年83岁。


 

*注释
 

关于Science Fiction 的翻译

 

Science Fiction 的正确翻译应该是“科学小说”,而非“科幻小说”。科幻翻译家、浙江大学教授郭建中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Science
Fiction在汉语中成了“科幻小说”不完全是翻译问题。在国外,有关的小说样式有三类:science fiction (科学小说)、science fantasy((科幻小说)和fantasy(幻想小说/魔幻小说)。雨果•根斯巴克最初为这种小说定的名字是scientifiction,即scientific与fiction两词的合成词,直译成汉语就是“关于科学的小说”。解放前,鲁迅、老舍、茅盾等作家和翻译大家,都用“科学小说”

 

这一译名,来指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幻小说”。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早已广泛流传。如果按解放前翻译成“科学小说”,那么,在一般人眼里也会对科幻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少些误解。
 

现在风靡一时的《哈里•波特》应是fantasy,即“幻想小说”,但现在都译成“魔幻小说”。而介于“科学小说”(sciencefiction)和“魔幻小说”(fantasy)之间的杂交品种,才称之为“科幻小说”(science fantasy)。这类小说其中有科学成分,更多的则是魔幻的成分。在国外,这类小说有时刊登在纯fantasy的杂志上,有时也刊登在sciencefiction的杂志上,其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
 

那么,“科学小说”怎么会变成“科幻小说”的呢?据郭建中考证,解放初,我国翻译了大量的前苏联科学小说,而在俄文中,这一文学样式称为НАУЧАНЯФАНТАСТИКА,译成中文是“科幻小说”,译成英文应是Science Fantasy。在译介大量的前苏联科学小说的同时,也把“科幻小说”这一名称介绍进来了,从而替代了解放前“科学小说”的这一译名。从此,“科幻小说”的名称就这样沿用下来。
 

当今,主宰科幻领域的小说、电视和电影,主要是英语作品。郭建中建议,“科幻小说”的名称应重新回归到正确的译名——“科学小说”,如果我们承认这个名称是从英语的sciencefiction翻译过来的话。“科幻小说”的名称,已极大地妨碍了这一科学时代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他认为,目前在青少年中应大力提倡的是Science Fiction(科学小说),即我们现在习惯所称的“科幻小说”,而不是去花大力气炒作Fantasy(魔幻小说)。


评论信息:
姓名: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看不清楚?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京ICP备2021017565号-1

版权所有 © 2013    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政企网

客服: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电话:19910152382